十月十五日晚上,加拿大西部省份卑诗省的一场地方选举,不但让卑诗省震动,也成为国际媒体的头条。一个成立不到半年的新党ABC,其党领沈观健还是一个华裔,却以压倒性的过半得票率碾压白人市长甘乃迪(Kennedy Stewart)的百分之三十的投票率,夺下第四十二届温哥华市长宝座。

而在四年前的同样选举中,当时代表百年老党NPA(无党派协会)的沈观健以不到一千票败在甘乃迪手下。这次沈观健组建新党卷土重来,以完胜的姿态报了一箭之仇。难怪他在胜选演讲中开玩笑说,从失败到当选凡四年时间,可谓是“有史以来最长的工作面试”。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温哥华建市一百三十六年来的第一位华裔市长。

由于温哥华市选情激烈,且有多人参选,包括前省长简蕙芝前夫。在一片混战中,最终形成了沈甘对决的局面,且是沈观健团队全赢,其所推举的七位市议员和十多位学校局和公园局候选人无一失利。这种全胜的情况,在二十多年前还时有发生,但在多元化程度如此高的今天,却相当难能可贵。

显然,这种方式的大胜,首要原因是在任市长已经面临了了民怨四起的反对。甘乃迪施政并无重大成绩,却在意识形态上玩弄小伎俩,在选前用无关市政的“外交议题”,来煽动和捞取“反华选票”,甚至披露所谓国安局向他透露中共干预地方选举的“噱头”,暗示沈观健支持群体中有“红色嫌疑”。不仅如此,他也大打“台湾牌”,称连任后要推动温哥华和高雄市的姐妹友好城市建立,来与传统的温哥华——广州友好姐妹城市分庭抗礼,企图分化华裔社群。只是这些政治小伎俩是小看了温哥华选民的素质。

而事实是,在疫情的两年多时间里,温哥华的反亚裔和仇恨犯罪数量急剧飙升,被彭博社贴上了北美仇恨亚裔之都的恶名;在选举前半年,温哥华街头频频发生无预警袭击路人的恶性案件,让温哥华的治安亮起红灯;而温哥华的房屋价格和租金价格也直线上升,令人难以负担;无家可归者人数和过量吸毒死亡者增加,市中心成为帐篷城,唐人街常遭恶性涂鸦,甘乃迪的失败,再次提醒那些想用“反华捷径”捞选票的政客,要用功了,不要偷懒耍小心眼。

这种大胜不可复制,但却显示,优秀的华裔候选人只要坚持,只要跟对的团队搭配,就能冲破歧视华人的民粹主义,得到选民的认同。沈观健和ABC团队在参选政团中最先提出了重新中兴温哥华的完整纲领,其中包括增聘警员和精神科护士,来提升社区安全;在唐人街开办市政办公室,回应各种挑战;加速批准土地建设许可申请,加快提供房屋供应量来解决可负担房屋,并在百老汇走廊沿線增加住房密度以及可负担性。人对了,针对城市发展遭遇瓶颈的解决方案对了,选民是会支持的。

这种大胜的第三个原因,是华人少数票源在整个投票率低的情况下集中投票,就可以发挥关键“造王者”作用。这次温哥华市选,是大陆移民参与政治和投票的转折点。在整个社会在疫情和中美博弈的大形势下对华裔的歧视增加,激发了华人投票的空前热情。卑诗省唯一的华人智库加拿大百人会在沈观健投入选战前的一千天,就在市中心酒店召开与沈的大型内部见面和政策讨论会。

之后,沈观健与华人社区的互动日趋密切,在ABC成立后的竞选团队中,出现了华裔助选经理人和资深义工,全方位推动在华人中的催票和筹款工作。而大陆第一代移民周楠也进入了沈观健团队的议员候选人名单,并在选举中一举夺得胜选,成为温哥华市议会中第一个出生在中国大陆的市议员。

这次市选,除了温哥华,内陆城市Price George(七万多人口)的香港移民工程师Simon Yu 也获选为市长,而市议员区泽光(列治文)、谷园、王白进(本拿比)也都在各自的城市最高票获得连任。可以这样说,被卑诗省华裔冲破歧视障碍和不参加政治的不良传统,在这次市选中取得了投票率提升和当选率提升的重要突破,成为加拿大华人参政史的新里程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高度平台立场。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