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

[高度]

一共 775 篇文章

一封寄自波士顿的来信-A Letter from John Hector McArthur

文/ 半张
一封微微发黄的亲笔信引出了对离世不久的哈佛商学院第七任院长约翰·赫克托·麦克阿瑟(John Hector McArthur)最真挚的回忆与追思。 带锁的文件柜里,珍藏着一封微微发黄的信。 这是一封来自麦克阿瑟博士的亲笔信。他的英文全名是John Hector McArthur(约翰·赫克托·麦克阿瑟),时任加拿大亚太基金会董事会主席。我当时只是该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显然,这是一封董事长给基层员工的亲笔信。

特朗普,谁给你的勇气?

文/ 王立博士
美国新冠病例破两百多万。6月20日,特朗普仍然顽强地召开了今年第一次竞选集会。大会上,特朗普口若悬河地表扬自己打击拜登,风采依旧、幽默逗趣、体贴用心,结合时下热点,积极支持非裔美国人要求消除歧视的诉求。但是,他却多次将新冠病毒与Chinese联系起来。——在他不忘替非裔美国人维权时,如此消费华裔美国人,令人觉得反讽与心惊。不知道谁给他的勇气?梁静茹吗? 华裔美国人不是太好糊弄了,就是太不喜欢投票了,否则没有其他理由能解释老特的任性胡说。

到了谈核弹的地步了,到底有多危险?

文/ 关不羽
《孙子兵法》:“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孙子兵法》:“知胜有五”,第一条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这是兵圣孙子的战争观,成天“亮剑”“霸气”“硬扛”的只能是孙子,不能是兵圣。 胡锡进公开主张扩大核武库,闹出了“大新闻”也没消停,还要长微博强调了一次。另一位著名“

问世间情为何物——洛夫先生仙逝两周年留念

文/ 冯玉
洛老刚去世几乎一年的时间里,每次在微信里听莫妈妈聊起洛老的情书及美好的往事,她总是说着说着就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此时此情,元好问那首词又浮现眼前——问世间情为 临近3月19日,洛老驾鹤两周年的日子,深情执著于心的洛师母应是怀想殊深、寝食难安了。 几天前,师母在微信与我分享了由“诗人在线”制作的《富春山居图的涅槃》的朗诵音频。3月13日周五,洛师母又发来一张洛老的书法条幅照片和一段文字。条幅上是洛老书写的《给琼芳》

茶文化之旅

文/ 陳浩泉
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我应邀到澳门和深圳出席第七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研讨会和第一届茶文化论坛,以及王蒙文学讲座,前后并在香港停留两周。各地朋友知道我去香港,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呼:“你去香港?!那里像战场啊!”有的更表示了善意劝告或叮嘱,要我认真评估,多加小心。 文学研讨会原定于在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召开。会议开幕十一天前,我问大会秘书处,会议还能在中大开吗?是否有应变措施?得到的回复是:应该可以。但两天后收到通知:会议移师澳门大学开幕,

赛布特Naomi Seibt PK桑伯格Greta Thunberg:两个少女的气候对决

文/ 萧元凯
桑伯格与赛布特年龄相近旗鼓相当,都是能言善辩英语流利的学霸,都由平凡女孩迅速蹿红,都是积极关注气候变化的活动人士,在气候问题上则完全对立,针尖麦芒。后发的塞比特并不承认是反桑伯格派,她说不反对任何人持自己的观点,她只是说出常识而已,气候变化的后果和预测可能被夸大,人们不应该对气候变化感到恐慌,而是需要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桑伯格和塞比特之争也是全球围绕气候变化存在巨大分歧的缩影。彼此后面都有庞大的集结阵营,都在摇旗呐喊,无异于左右两派的小代言人,两个女孩的对垒衍为成人的舆论狂欢。无形的对战正代表着在气候变暖上的不同观点,甚至是不同立场的政治博弈。
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to 高度传媒 Rise Media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to 高度传媒 Rise Media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Unable to sign you in. Please try aga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
Error! Stripe checkout failed.
Success! Your billing info is updated.
Error! Billing info update failed.